不再高冷的艺术殿堂

曾几何时,博物馆在大多数人心中都是曲高和寡的高冷存在。

而现如今,一众博物馆“卖萌耍宝”,带给大众各种“意想不到”。

逛博物馆,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

/

意想不到的展品

泪水、煮鸡蛋的水……这个博物馆里的展品会蒸发。

/

意想不到的视效

用酷炫的视觉感知人与自然、与自我的关系。

/

意想不到的馆址

99%的博物馆在陆地上,还有1%在你想不到的地方。

老牌博物馆的“卖萌”之路

/
大英博物馆

走,去博物馆看漫画

漫画的影响力一直在蔓延,脱胎于漫画的动漫也对西方电影影响至深。而当日本漫画与历史奇迹一同陈列在大英博物馆里,还是让人感到意外的。

/
故宫博物院

用实力说话,六百多岁的博物馆照样萌翻你

用厚重历史与故宫淘宝年轻表达之间形成的反差萌作为一种营销策略成功后,故宫从代表国家形象的板正文博机构外壳里跳脱出来,获得了被外界重新打量的机会。

/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收藏球鞋算啥?有本事收藏表情包呀

201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 emoji 列为永久收藏。emoji在你说不出话、不想表达意义又不好意思冷场的时候,能够自然地缓解尴尬的气氛。

关于未来的思考

未来博物馆会是怎样的

博物馆正逐渐从从古板的学术体系中跳脱出来,变身为一个平台,公众可以自由地涉猎与学习,进而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未来的博物馆将会是供人自由选择信息的平台,而非一味灌输知识的课堂。

AI入侵

AI可取代“术” 也能代替“艺”吗?

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入侵”,总是伴随着赞叹或不屑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但无论是“人类艺术家的末日”,还是“科学意识的诗意投射”,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探索都已砰然开始。

AR加持

AR在博物馆中有很好的应用场景

用户可以通过扫描特定的画像,让屏幕上的图画显示动画效果,比如用相机拍摄梵高的《向日葵》,就能在手机上同步看到向日葵凋零的景象。

文旅渗入

逆天改命的博物馆奇妙夜

参观博物馆日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带动了旅游热潮;而在文化业界,“博物馆+文创、+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也不断涌现。

“网红展”出现

“网红展”在今天的走红是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

“网红展”能够流行,一个重要原因是每个参观者都可以从中建构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意义,比如拍下照片在社交媒体发布后的满足,或是在体验过程中的娱乐与减压。

博物馆的“脑洞”

/

法老像前的球鞋

南京国际美术展

与展品互动

南京国际美术展

在博物馆中用餐

南京国际美术展

博物馆中的直播

南京国际美术展

虚实相交的展厅

南京国际美术展

沉浸式的展陈